讓垃圾變廢為寶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會產生很多的垃圾,這些垃圾多半是被填埋在地底下,我們知道,很多垃圾是沒辦法分解的,如若長期埋在地下就會污染土地。長期累積的話人類就會因為沒有立足之地而毀滅。而針對垃圾的問題,世界各國也都在想方設法處理,他們在想能不能夠有一種辦法是可以變廢為寶的,畢竟我們經常說垃圾就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后來人們想到可以用垃圾來進行發電,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垃圾到處掩埋的問題,還可以給人類提供能源。說起垃圾發電廠,不得提起在中國上海,有一家全球最大的垃圾發電廠,這座垃圾發電廠可以在三天時間里就清空一座城市的垃圾,實現了垃圾的目標。
從20 世紀70年代起,一些發達國家便著手運用產生的熱量進行發電。歐美一些國家建起了垃圾發電站,美國某垃圾發電站的發電能力高達100兆瓦,每天處理垃圾 60萬噸。現在,德國的垃圾發電廠每年要花費巨資,從國外進口垃圾。據統計,目前全球已有各種類型的垃圾處理工廠近千家。如果我國能將垃圾充分有效地用于發電。每年將節省煤炭5000萬-6000萬噸,其“資源效益”極為可觀。據了解,我國年產城市生活垃圾中填埋占70%,焚燒和堆肥等占10%,剩余20%難以回收。其中垃圾發電率還不到10%,相當于每年白白浪費2800兆瓦的電力,被丟棄的“可再生垃圾”價值高達250億元。
我國城市垃圾焚燒發電最早投入運行始于1987年。之后,隨著一大批環保產業化和環保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的相繼啟動,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實現了人現垃圾焚燒發電技盡的本土化。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在近5年增長了5倍。垃圾焚燒發電因減少填埋而節約了大量的土地資源,同時也減少了填埋對地下水和周邊環境的污染。
垃圾發電方式隨著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等各環節的不斷發展,從長遠效益來看將優于傳統的電力生產。比如生活垃圾中,每天約有180噸廢金屬可回收。用鋁制易拉罐再制鋁,比用鋁土提取鋁少消耗71%的能量,減少95%的空氣污染;用廢玻璃再造玻璃,不僅可節約石英砂、純堿、長石粉、煤炭,還可節電,減少大約 32%的能量消耗,減少20%的空氣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個玻璃瓶節省的能量,可使燈泡發亮4小時。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重磅發文,補齊縣級垃圾焚燒設施短板,推動項目可持續運營 2023-01-19
- 全球趨勢——聯合國總部也搞垃圾分類 2022-09-08
- 廈門垃圾分類工作連續五年領跑全國 2023-07-21
- 又一個!安徽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 202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