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類市場到底有多大
垃圾分類新政策,不僅意味著新的生活方式,也意味著新的市場,垃圾分類是一個涉及到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產業鏈,這其中的各個環節無不蘊含著很大的商機。智能化、大數據、互聯網+的模式已成為新型高新技術產業的法寶。
在河北石家莊鹿泉區,通過激勵手段,對轄區18541戶居民、16個黨政機關、17所中(小)學、3所醫院、2個商超、2個農貿市場實施智能垃圾分類。該項目共安裝了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66套,配置了分揀收運車5輛,建設了分揀中心1處,建設了日處理10噸易腐垃圾處理廠1處,一年總投資為596.51萬元。該項目通過“互聯網+”的模式,建立數字化云平臺,以APP終端數據處理,構建垃圾分類回收體系,配套建設智能回收網絡,在區域內完善分類和回收“兩網融合”。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石家莊市高新區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高新”特色的可復制、可推廣的垃圾分類模式。
垃圾分類試點擴大,帶來新增需求,包括前端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的環衛裝備及服務需求。從相關招聘網站上,我們可以看到諸多關于垃圾分類分揀員、督導員、項目經理、環衛工程師等諸多招聘信息。從大的方面來說,這其中就涉及到生活垃圾如何去分類、垃圾分類垃圾桶、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分揀收運車、分揀中心、垃圾處理廠、數字化平臺等市場;從小的方面來說,智能垃圾箱是否需要采購多種電子元器件組配而成?是否需要經過物流運輸到達客戶手中?這其中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市場商機。
總的來說,哪里有痛點,哪里就有商機,個人認為垃圾分類最大的商機在再生資源上。我們都知道,這兩年全國范圍的垃圾分類行動熱火朝天,市場上有關垃圾分類的公司猶如雨后春筍,遍地開花,這其中的緣由就是在垃圾分類起步階段政府補貼高,行業入場門檻低。在確認補貼終究散去的前提下,垃圾分類的市場服務必須學會自我造血,沒有自我造血能力的企業都會慢慢退出市場,隨著這兩年政府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去規范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建設,生存下來的垃圾分類企業會逐漸會成為行業的龍頭。
垃圾要分類,粵能是必備,如果您有垃圾分類的痛點,歡迎與我們一起探討。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智能垃圾箱是環保事業中的重要“角色” 2024-03-26
- 環保科技賦能,粵能環保創新垃圾分類解決方案 2024-07-26
- 智能垃圾箱與垃圾分類的融合,實現環保新篇章 2024-01-16
- 基于大數據平臺下的粵能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 2024-07-19
- 垃圾分類引領領綠色生活新風尚由“它”來主導 2024-04-07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撤桶并點”點燃智能化垃圾分類的未來 2023-08-14
- 垃圾分類實施策略:智能化管理引領社區新風尚 2024-05-21
- 綠色生活,從垃圾分類開始 —— 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 2024-05-27
- 揭秘智能垃圾箱,告別傳統,擁抱未來 202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