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羅講分類 | 貧窮限制的不但是想象,還有廢物!
生產的迅速發展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商品消費量迅速增加,而消費主義促進了消費社會的誕生,消費社會的擴展使得全球人均消費量大增,垃圾的排放量也隨之增加。例如,日本在1968~1977年的10年中,按城市人口平均計算的垃圾排放量的增長曲線,同收入的增長曲線基本一致。德國、英國、法國每人每日平均垃圾排放量在近18~20年內增長一倍。
時尚是時尚,排放太瘋狂!
垃圾數量增長還受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由于近年來全球時尚產業蓬勃發展,鞋類不再是日常用品,逐漸轉變為快時尚生態中一種汰換率極高的消費性商品。據統計數據顯示,工業發達國家如英國人均鞋消費量排名第一,人均消費7.4雙鞋子,美國的人均鞋消費量微低,為7.2雙。時尚之都巴黎排名第三,人均鞋消費量為6.1雙。中國的人均鞋消費量排位偏低,約為2.9雙。
鞋子的制作布料要用,染色會使用有毒的化學試劑,工廠大規模生產時向空氣中排放二氧化碳,鞋品又在全世界運來運去,這對環境所造成的傷害及污染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服裝消費的多樣性及全球各地需求的旺盛使得環境影響難以估計。一旦衣服的主人決定丟掉衣服,關于衣服接下來的軌跡的可靠及最新的數據是不容易獲得的。在歐盟,大多數衣服似乎仍被扔掉并在焚燒爐中焚燒,或者最終被扔進釋放甲烷。這些數據更增加了服裝對環境影響的不確定性。
鞋服行業的最終產品高度多樣化,從成衣到防護鞋再到奢侈品。供應鏈的每個階段對環境都產生影響,且由于工藝、原料和產出都存在很大差異,每個階段環境影響的程度與性質也大相徑庭。
2015年,全球紡織服裝業消耗了790億立方米的水、171.5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9200萬噸的廢物。它還預測,到2030年,在一切照舊的情況下,這些數字將至少增加50%。
廢紡及鞋類的回收在垃圾分類中的作用可謂舉足輕重,從降低危害性來說更勝過廚余垃圾。
粵能環保在產品設計之初就把廢紡作為重點回收類別,產品容量大,結構合理,通過聯合運營,僅一年就回收了過萬噸的廢紡,可謂是箱小作用大,減排又減量!
粵能回收箱,更適合做運營!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舊衣物不要亂扔,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意義重大 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