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二”將至,快遞包裝怎么處理?三部門決定組織開展這一試點工作
“雙十二”將至,包裝怎么處理?
“雙十一”的購物狂歡剛剛過去,“”馬上又要到了,在網購熱潮中,大量的快遞包裝該怎么處理?快遞包裝能否更加綠色?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國家郵政局辦公室發布通知,決定組織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
試點時間為2022年1月-2023年12月。試點以寄遞企業為主體,寄遞企業可以單獨申報,也可以聯合電商企業、可循環包裝企業等相關方共同申報。試點范圍以企業到個人消費者以及個人消費者之間的郵件快件規模化應用可循環包裝為主,優先選擇品類適宜且業務量較大的快遞路線或城市(區域)開展。
試點主要內容包括提升可循環快遞包裝產品綠色設計和標準化水平,培育可循環快遞包裝可持續使用機制,發揮電商平臺可循環包裝推廣應用作用,完善可循環快遞包裝基礎設施,創新可循環快遞包裝回收模式,健全可循環快遞包裝調撥運營網絡等。電商平臺企業可以建立積分獎勵、綠色信用等機制,積極引導消費者、相關生產商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試點企業可聯合電商企業,探索嘗試積分獎勵制、押金制、承諾制等激勵約束機制,引導個人消費者自主返還可循環快遞包裝。
通過開展試點,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模式。推廣一批使用方便、成本較低、綠色低碳的可循環快遞包裝產品。推動解決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成本高、回收調撥運營難、個人消費者使用意愿不高、包裝與物流狀態數據鏈接不暢、產品標準化低等問題。促進可循環快遞包裝使用規模和比例明顯提升,使用范圍逐步擴大,投放和回收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回收方式更加豐富有效,調撥運營網絡基本健全。
國家郵政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商務部于2023年底組織專家對試點工作開展評估驗收,總結提煉成功模式和典型做法,在全國予以推廣。對于試點過程中困難較多、難以持續的模式和做法,實事求是予以調整。
粵能智能垃圾回收箱為了更好地培養居民綠色環保意識,居民主動將收到的快遞盒投遞進紙類標識的垃圾箱,結合了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識別之后,對垃圾進行智能識別、稱重、計價后,就會向手機發送信息:“投遞成功,您獲得環保金XX元。”現金紅包即時到賬,并可獲得積分獎勵,市民憑積分可以兌換牙膏、大米、油等生活用品。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快遞回收源頭減量,垃圾分類助力循環之路 2023-07-02
- 國家郵政局辦公室關于組織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 規模化應用試點的通知 2021-12-24
- “迎戰”雙十一 | 快遞“盒去盒從”? 2021-11-01
- 購物節后垃圾何去何從,智能垃圾箱來幫忙 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