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啟動新污染物治理工作
微米級塑料顆粒、抗生素、滅蟻靈……作為生態環境領域的新課題,新污染物治理進入公眾視野的時間還不長,但造成的影響卻不容忽視。記者近日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起,泉州市將遵循“篩、評、控”三步走策略,啟動新污染物治理工作。
什(shen)么是
“新(xin)(xin)污(wu)染物(wu)是(shi)指新(xin)(xin)近發(fa)現或被關(guan)注,對生(sheng)態環(huan)境或人(ren)體(ti)健康存(cun)在風險,尚未(wei)納(na)入管理(li)或者現有(you)管理(li)措施不足以(yi)有(you)效防控(kong)其風險的(de)污(wu)染物(wu),具有(you)生(sheng)物(wu)毒性(xing)、環(huan)境持久(jiu)性(xing)、生(sheng)物(wu)累積性(xing)等(deng)特(te)征。”市生(sheng)態環(huan)境局固化中心負責人(ren)介紹。
據介紹,目前國內外廣泛關注的新污染物超過20大類,每一類又包含數十或上百種化學物質,主要包括持久性、內分泌干擾物、抗生素等,其主要來源是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生產和使用。2023年3月1日起,我國首版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3年版)》正式施行,清單上共列出14類新污染物,讓新污染物治理有“章”可循。
怎么治(zhi)理(li)新污染物
對于新污染物治理這一新課題,“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是相關部門面臨的現實問題。根據國家頂層設計,新污染物治理分“篩、評、控”三步走:篩選出生產使用量大、環境危害性強、檢出頻次高的污染物,納入風險評估范圍;從生產、使用、消費和廢棄處置的全環節,進行生態風險和健康風險評估;對經“篩、評”確定的重點管控對象,采取全過程管控。
按照福建省生(sheng)態環(huan)境廳部署,泉(quan)州市將在2023年年底前(qian)完成首輪重(zhong)點化(hua)學(xue)物(wu)(wu)質生(sheng)產使用(yong)的品種、數量、用(yong)途等基本(ben)信息調查(cha);2025年年底前(qian)初步建立新(xin)污染(ran)(ran)物(wu)(wu)環(huan)境調查(cha)監(jian)測體系,基本(ben)掌握(wo)重(zhong)點地區、重(zhong)點園(yuan)區、重(zhong)點行業有毒有害(hai)化(hua)學(xue)物(wu)(wu)質生(sheng)產使用(yong)狀(zhuang)況(kuang),以及重(zhong)點管(guan)控新(xin)污染(ran)(ran)物(wu)(wu)排放(fang)狀(zhuang)況(kuang),環(huan)境與健康風險狀(zhuang)況(kuang),對一批重(zhong)點管(guan)控新(xin)污染(ran)(ran)物(wu)(wu)開(kai)展專(zhuan)項(xiang)治(zhi)理。(記者 謝(xie)曦)
來源:金臺(tai)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