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日 | 這些應急避難知道要牢記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
我國是世界上
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
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
······
2008年5月12日
一場有著巨大破壞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發生
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為進一步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
推動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水平
經國務院批準
從2009年開始
每年的5月12日定為“全國日”
2022/5/12
全國防災減災日
防災減災日的圖標以彩虹、傘、人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的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
兩人相握之手與下面的兩個人的腿共同構成一個“眾”字,寓意大家攜手,眾志成城,共同防災減災。整個標識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之意。
今天是中國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
主題是“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
國家應急管理部發布
微視頻《共守美好家園》
,時長01:13
那么,災害來襲時
我們應該如何更好的保護自己
記住這些防災減災知識
關鍵時候可應急
地 震
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
靠在墻角曲身體,抓住機會逃出去
遠離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開闊地
火 災
火災起,怕煙熏,鼻口捂住濕毛巾
身上起火地上滾,不乘電梯往下奔
陽臺滑下捆繩索,盲目跳樓會傷身
臺 風
臺風來,聽預報,關好門窗不外跑
煤氣電路檢修好,臨時建筑整牢靠
屋外花盆往家抱,避免高空重物拋
洪 水
洪水猛,高處行,土房頂上待不成
床板桌子扎木筏,大樹能拴救命繩
準備食物手電筒,穿暖衣服度險情
我們無法預料下一個災難何時發生
以什么形式降臨
只能從每一個災難中汲取教訓
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盡最大努力防災減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