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優質垃圾桶設計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垃圾桶設計人們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和環境狀況惡化的局面,如何通過垃圾分類管理,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量,改善生存環境質量,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迫切問題之一。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項消費增加了。據統計,1979年全國城市垃圾的清運量是2500多萬噸,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運費是1.16元/噸,是1979年的4倍。經過高溫焚化后的垃圾雖然不會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投資驚人,難道我們對待垃圾就束手無策了嗎?辦法是有的,這就是垃圾分類。優質垃圾桶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并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市民在家中或單位等地產生垃圾時,應將垃圾按本地區的要求做到分類貯存或投放,并注意做到以下幾點:一、可回收的非生物垃圾,如紙制品、塑料制品、金屬制品、玻璃制品等投放在指定的垃圾桶內。二、對不可回收的垃圾,如腐爛垃圾、廚房垃圾、果殼、花草、衣服等投放到指定的另一個垃圾桶內。三、有害垃圾,如廢電池、日光燈管、電燈泡、電子元件、藥品、放射性物質,盛裝有物質的瓶罐等,投放在指定的另一個垃圾桶內。

生產的迅速發展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商品消費量迅速增加,垃圾的排出量也隨之增加。例如,日本在1968~1977年的10年中,按城市人口平均計算的垃圾排出量的增長曲線,同收入的增長曲線基本一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英國、法國每人每日平均垃圾排出量在近18~20年內增長一倍。垃圾數量增長還受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有些工業發達國家勞務費用高昂,工業消費品的修理費用有時超過購置新物品的費用,促使人們不惜扔棄舊的物品。美國70年代平均每年扔掉的舊汽車就達900多萬輛,各種紙2700多萬噸,罐頭盒480億個。

在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國家里,要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率,應該把環境保護提高到非常重要的議程上。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構筑人與自然和諧的共存關系。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必要和前提,更是我們人類發展經濟的目的。因此,為了進一步加強城市垃圾的管理,我們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法律、法規及垃圾處理機制,對城市垃圾的管理和處理工作做進一步的規范。

智能垃圾桶采用先進的微電腦控制芯片、紅外傳感探測裝置、機械傳動部分組成,是集機光電于一體的高科技新產品,當人的手或物體接近投料口(應感窗)約25cm—35cm時,垃圾桶蓋會自動開啟,待垃圾投入3-4秒后桶蓋又會自動關閉,人、物不需接觸垃圾桶,徹底的解決了傳統垃圾桶對使用者存在的衛生感染的隱患,能有效杜絕各種傳染性疾病通過垃圾進行傳播和防止桶內垃圾氣味溢出。